超過百年歷史的大榕樹,是專屬於福林里的地標,更是當地的精神象徵,百年榕樹樹高15公尺,胸圍4.1公尺,胸徑1.3公尺,樹冠幅80公尺。早期客家先民在夏日農忙閒暇之餘,一同在榕樹下休憩聊天,維繫感情,消除一天的疲勞,榕樹下的樹蔭乘載著眾多里民的回憶,而老樹同時也見證了大家的成長。
於民國112年12月民眾發現,老樹側枝有影響交通及公共安全疑慮,故平鎮區公所請廠商到場協助處理,而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老樹感染褐根病十分嚴重,且樹幹已經中空,老樹看似平靜自在的肆意生長,卻早已千瘡百孔。且隨時都有倒塌之風險,顧及到民眾安全,以及大眾的行車安全,故採取必要處理措施。
褐根病 (Brown root rot) 俗稱樹癌,是近年來赫赫有名、對樹木極具威脅性的敵人。當褐根病菌 (Phellinus noxius) 入侵樹木的根部組織,便會造成木材組織的腐朽,原本堅固的根變得脆弱,影響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,甚至因為支撐力下降而容易倒伏。佇立在你我生活周遭的林木如果被褐根病攻陷而無預警倒下,可能壓壞房屋與車輛、阻礙交通;如果壓到行人或行進中的車輛,後果更是不堪設想。(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,2020)
農業局考量到當地民眾對老樹的情感,已先行委請專業廠商於該老樹留取健康枝幹進行無性繁殖,培育二代木苗,盼「二代木」能在健康的土壤環境下繼續成長,未來也將持續加強督導各土地管理機關對老樹之照顧維管,以達保護樹木之目的,也期盼當地居民兒時記憶得以持續保存。